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命力,在于扎根基层、服务人民。常州经开区人大潞城街道工委立足新时代基层治理需求,创新推出“五民工作法”,以五句心里话深挖群众需求,用扎实举措推动基层民主实践,让“群众盼的”与“政府干的”同频共振,把一份份民生诉求转化成了可感可及的幸福答卷。
民需代表问——“您的需求,我记本上”
“老厂房拆迁后,这块地长期荒废、杂草丛生,既影响市容环境,又浪费土地资源,能不能改造成公园绿地?”这条来自群众的朴素心声,通过代表传递了上来。
为了让民生关切不“留白”,人大潞城街道工委打破“坐堂接访”模式,变“等群众上门”为“送服务上门”,组织代表在社区广场“设点摆摊”、到产业园区“上门问诊”,利用群众纳凉、职工午休等碎片化时间收集诉求,累计服务选民超200人次,推动公交专线开通、小区充电桩安装等“关键小事”落地。
民意代表提——“您的心声,我来反映”
在“医潞相伴”联系点,陈瑞华代表与居民们围坐畅谈。“托育机构能否增加健康查体服务?”“延时服务能不能再灵活些?”……育儿家庭的急难愁盼在热烈讨论中凝结成提升托育服务品质的“金点子”,被原汁原味地传递了上来。
人大潞城街道工委持续推进代表深度融入基层治理,将履职触角延伸至学校、企业、社区,今年累计收集物业管理、背街小巷整治等意见建议30余条。同时,依托“武进云上人大”平台打造“指尖民意直通车”,在站点张贴二维码,群众扫码即可实时查看工作进展、反映问题,代表通过手机端即时接收、分类转办。
民事代表办——“您的要事,我马上干”
“代表履职好不好,关键看实事办得实不实。”人大潞城街道工委不断丰富代表履职形式,让代表在基层治理中唱大戏、当主角,切切实实把民生承诺转化为实际成效。
自2024年以来,人大潞城街道工委高度整合代表专业资源,组建的5个专业小组活跃在改革发展的主战场、维护稳定的第一线、服务群众的最前沿,聚焦基层治理难点痛点精准发力。针对群众诉求集中、企业反映热烈的“老大难”问题,如老旧小区改造、大气污染防治等,建立“代表吹哨、部门报到”机制,组织相关部门现场办公、明确分工、限定时限,实现“一类问题、一次会商、一体解决”,让“多头跑”变为“一次办”。
民困代表帮——“您的困难,我扛肩上”
为群众发声、为发展助力,是代表履职的初心使命。“在我们这里,‘一老一小’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持续提升,这离不开代表们立足专业所长开展的精准服务。”人大潞城街道工委副主任王轶群介绍道,“代表们不仅将服务送到家门口,更把关怀融入百姓生活点滴。”
人大潞城街道工委充分发挥代表在矛盾调解、家庭教育、医疗保健等方面的专业优势,聚焦“一老一小”重点群体,常态化开展助老服务、课后托管等特色履职活动20余次,并组织代表参与六一图书捐赠、“幸福家园”村社互助工程等公益活动。
民忧代表解——“您的满意,我才心安”
“以前这条路又窄又暗,现在成了舒心路,上下班安全多了”“现在人车分离了,路灯更亮了,我们晚上散步也放心了……”在青洋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的座谈会上,居民们争相分享着道路改造带来的喜悦。
这一张张幸福笑脸,正是人大潞城街道工委实施“民生实事群众评”的生动注脚。通过深化专业代表小组定向监督制度,每月对照“时序表”“标准单”开展督查,年末组织居民代表、媒体代表开展“阅卷打分”,并将评议结果向社会公示。对满意度较低或成效不够显著的项目,及时督促责任部门查漏补缺、整改落实。三年来,26个民生项目均实现项目完成率和满意率“双百”目标,让每一笔民生投入都花在“刀刃上”。